About the author : admin

亚马逊,作为全球领先的跨境电商平台之一,凭借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和简便的交易方式,吸引了众多卖家与买家。但与此同时,由于其庞大的流量和显著的影响力,不法分子频繁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各种诈骗行为。因此,掌握常见的诈骗类型及其鉴别技巧,对于维护个人财产安全、防范风险显得尤为关键。这种骗局主要针对那些希望在亚马逊平台上开设店铺、进行运营或寻求相关服务的商家。

亚马逊跨境电商常见骗局类型及鉴别方法:

一、高价培训与“无货源”模式骗局

骗子运用“月薪高达十万”“无需经验即可上手”“小额投入,高额回报”“免费培训,免费平台”等极具吸引力的手段,大肆推广所谓的“亚马逊无货源跨境电商模式”,目的是吸引那些对跨境电商知之甚少的新手卖家,使他们愿意支付高额的培训费用。他们假冒“运营顾问”或“客户服务”的身份,诱使受害者下载特定的虚假平台或应用程序,然后通过这些平台进行接单、采购、发货、提现等一系列操作。这些虚假平台设计得极为逼真,有的甚至采用美元结算方式,使得受害者误以为它们是真实的跨境电商交易。

特点:

课程内容较为单薄,缺少实际操作的指导,有时甚至只涉及基础资料,未能真正具备运营所需的实用价值。

完成培训后,将不再提供后续的服务,那些承诺的“指导”实际上并未兑现,一旦顾客支付了费用,那些骗子便不再主动提供帮助。

一旦受害者投入资金并完成交易,不法分子便会以账户被冻结、需缴纳解冻费、支付手续费、处理税务问题等为由,诱使受害者持续追加资金,结果往往使受害者损失惨重,无法收回本金。

有时,他们还会利用伪造的海外买家联系信息,包括地址和电话,使得卖家难以确认订单的合法性。

鉴别方法:

对“快速致富”的诱惑保持警觉:从事跨境电商业务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不存在轻松赚取财富的捷径。对于那些声称“无需库存、低投入、高额回报、稳赚不赔、月薪十万”的广告内容,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在挑选跨境电商平台或接受相关培训服务之前,必须进行详尽的调研与对比。应优先考虑亚马逊官方所提供的培训与支持,亦或是那些口碑良好、知名度高的主流跨境电商服务提供商。

为防止平台外交易行为:亚马逊拥有健全的支付体系与交易程序,一旦发现有人试图在亚马逊平台之外进行支付或交流,这通常被视为一个不安全的信号。

需对未知链接及下载请求保持警觉:切勿随意点击未知的链接,亦勿下载来源不明的应用程序,它们可能涉及诈骗网站或有害软件。

多方核实:面对那些声称能带来高额回报且门槛较低的所谓“商机”,建议向经验丰富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请教,同时查阅官方发布的资料以进行验证。

二、代运营骗局

骗子宣称能提供“全方位托管运营”服务,承诺保证“收益稳定且无损失”,甚至承诺在特定时限内实现高额销售业绩,借此诱使商家支付高额的服务费用、保证金或是押金。他们或许会利用虚假的成功案例、夸大的宣传手段来欺骗受害者。

特点:

一旦账号的控制权被移交(特别是在主账号权限被赋予之后),卖家将面临追责困难,甚至可能遭受账号被盗用的风险。

许多所谓的“代运营”团队缺乏实际的运营技能和行业背景,有的甚至涉嫌违规行为(例如刷单、虚假发货),这可能导致商家在亚马逊的店铺遭受惩罚,严重时甚至会被封禁账号。

服务费高昂,但实际服务质量低下,甚至在收取费用后便消失。

鉴别方法:

对代运营公司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确认其营业执照的有效性、了解团队的历史背景、考察其过往的成功案例(同时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

需签署详尽的合同并界定各方职责:合同内容需具体说明服务界限、费用标准、双方应尽义务、风险责任、数据所有权以及违约责任等,以防止出现含糊不清的承诺。

切勿随意转让账户管理权:即便需要他人代为运营,也应当仅限于提供必要的操作权限,而不是直接提供主账号的登录凭证。

对过度承诺保持警觉:任何声称能确保“无风险收益”或“高额回报”的代运营服务都应谨慎对待。在亚马逊平台上运营面临市场不确定性,不能确保百分百的盈利可能。

三、虚假招商骗局

骗子假扮成亚马逊官方或其合作伙伴,声称能提供“内部招商机会”“绿色通道”“快速审核通过”等便利,实则承诺协助商家绕过入驻门槛或加快开店步骤,进而索要所谓的“入驻费用”“名额费用”或“服务费用”。

特点:

冒充亚马逊官方文件、假借假官网链接、仿造邮箱或电话信息,这些行为极具欺骗性。

突出“名额有限”以及“专属途径”的特点,营造出一种紧迫的氛围,进而推动受骗者尽快完成支付。

一旦支付费用,骗子便会遁形,或者提供不实的店铺开设信息,使得卖家在亚马逊上难以顺利开设店铺。

鉴别方法:

为确保招商信息的准确性,请通过正规途径进行验证:亚马逊官方的招商信息均会在其官方平台(例如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网站)上公布。切勿轻信源自非官方途径的所谓“内部信息”或“特别优惠”。

请务必认真检查官方网站的链接以及邮件的地址:亚马逊的正版网站一般以“www.”、“.com”等作为前缀。务必留意那些存在拼写错误或者带有不寻常后缀的链接和邮箱地址。

对非官方途径中提及的所谓“特别支出”保持警觉:在亚马逊平台开设官方店铺时,一般不会收取所谓的“名额费用”或是“快速通道费用”。

严禁进行隐蔽交易:一切涉及私下转账或采用非正规支付途径的行为均应被视为欺诈的迹象。

四、货源诈骗

骗子利用“优质货源”“独享代理权”“极低供货价格”等诱饵,诱导卖家购买其商品。然而,当卖家支付货款后,骗子要么不履行发货义务,要么发送质量低劣或与描述不符的产品,有时甚至提供伪造的发货凭证或快递信息。

特点:

承诺的价格远低于市场正常水平,或提供异常优厚的合作条件。

没有实地工厂支持,或工厂信息不透明,难以验证。

在交流过程中,有时可能会选择回避关键问题,不愿意提供详尽的产品说明书、工厂的认证文件或实地考察的验证结果。

发货后提供的物流信息无法追踪,或显示异常。

鉴别方法:

为确保大宗采购的质量,必须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调研,或者通过视频方式对其生产设施、生产线及仓储条件进行核实。

达成正式的供应协议,并具体界定违约的后果:协议内需详尽列出产品具体型号、品质要求、货物交付期限、款项结算方式、商品退换规定以及违反协议的相应责任。

在进行大规模采购之前,需先行开展小规模订单测试,以此验证商品品质及供货商的履行合同能力。

挑选信誉可靠的支付途径:优先采用平台官方推荐的或者具备安全保障的支付手段,切勿将大额资金直接汇入个人账户。

需谨慎对待价格过低的情况:此类低价货源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甚至可能涉嫌诈骗。

五、虚假账户劫持/钓鱼诈骗

网络犯罪分子通过假冒亚马逊官方身份,向用户发送欺诈性的邮件或短信,声称用户的账户遭遇问题(例如额外收费、具备退款条件、账户被锁定、虚假订单详情等),以此制造紧张气氛,诱导卖家点击假冒链接,进而访问伪造的亚马逊平台,目的是窃取卖家的账户登录信息、银行卡资料等私密信息。若账户遭受非法入侵,不法分子能够擅自修改银行账户资料、调整商品清单,甚至盗取公司机密信息。

鉴别方法:

请检查邮件发送者的邮箱:此类钓鱼邮件通常不会采用亚马逊官方的电子邮箱地址(比如,可能存在拼写错误或采用免费邮箱的域名)。

留意邮件内容:亚马逊一般不会通过邮件索要您的银行账户详情、信用卡卡号或密码等私密资料,同样也不会在邮件中修改此类信息。遇到要求您提供这些资料的邮件,请务必提高警惕。

在审查邮件时,需留意,众多钓鱼邮件源自不同语言的翻译,其中或许会存在显著的语法瑕疵或格式上的不当之处。

请勿点击邮件中的链接:若对邮件内容存疑,切勿点击邮件内的任何链接。正确操作应为:直接在浏览器中手动输入亚马逊官方网站地址(或使用亚马逊官方应用程序)进行账户登录,进而查看通知或订单详情。

开启双重身份认证机制:对亚马逊商家账号实施两阶段身份验证(2FA),即便密码遭受窃取,若缺失后续验证步骤,将无法成功登录。

采用稳固的密码设置:请确保密码复杂且独特,包括大小写字母、数字以及特殊符号的组合,并且要定期进行更新。

遇到可疑邮件时,请将其保存为附件,并转寄给亚马逊官方指定的举报邮箱。

About the author :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