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兴减持理想股份,4天套现6亿港元
事发突然,王兴又对理想汽车下手了。
近期,美团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兴再度对理想汽车进行了股份减持。根据港交所的公告,在6月10日至6月13日的短短四天内,王兴共减少了573.7万股理想汽车的持股,此举带来的现金收入累计超过6亿港元(按当前汇率折算,约合5.49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他的持股比例也随之从20.94%降至20.61%。
理想汽车对此回应称:“近期,王兴在开窗时机出售了部分股票,具体数量依据王兴提交的DI form(即披露权益表格)所载为准。此次股票交易属于个人行为,交易量仅占其总持股比例的一小部分,且与美团公司的持股无关。关于具体的持股情况,需待公司年报公布后,以年报数据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王兴曾多次减持理想汽车股票。
去年四月,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的权益披露信息,王兴已对理想汽车股份进行了减持,交易金额超过五亿港元,其持股比例从21.76%下降至21.53%。针对王兴的减持行为,理想汽车当时的声明指出:“此次股票交易属于个人行为,交易额仅占王兴总持股比例的一小部分,且与美团公司的持股无关。”
今年三月,王兴再度出售了理想汽车650万股股份,成功变现大约7亿港元。这样一来,截至2025年,王兴在年内累计套现金额已攀升至13亿港元。与此同时,他的持股比例从21.3%降至20.94%,尽管有所减少,他仍旧是理想汽车的关键股东。
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往往会导致市场产生波动,对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短期影响,然而,这并不能直接揭示公司的长期价值和发展潜力。股东减持的动机多种多样,并非单纯由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展望所决定。因此,投资者们更倾向于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未来的成长潜力,而非单一股东的个人决策。
专业人士分析,王兴正着手将有限的资金回笼,并着手转向那些更具战略明确性的领域。尽管理想汽车在行业内遭遇了激烈的竞争挑战,王兴本人并未涉足其管理层面。此外,自今年起,美团外卖等核心业务也承受着来自京东等竞争对手的强大竞争压力。鉴于此,相较于美团,理想汽车显然更适宜进行资金变现。
实际上,王兴及其所代表的美团,对于理想汽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投资作用;他个人以及美团集团旗下的龙珠资本,均在不同的重要阶段对理想汽车进行了投资支持。
2019年8月,理想汽车完成了C轮融资,王兴个人投入2.85亿美元担任领投,同时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也参与了投资,出资额为0.15亿美元。紧接着,在理想汽车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之际,美团认购了3亿美元,而王兴个人认购了0.3亿美元。根据公开资料,王兴及美团合计对理想汽车的投资总额达到了11.5亿美元。
经过一系列的投资战略部署,理想汽车成功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在此过程中,美团及王兴共同持有公司24%的股份,其中王兴个人所持股份达到7.9%。与此同时,理想汽车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想,持股比例高达21%,并拥有72.7%的投票控制权。
作为理想汽车的重要股东,尽管他已多次减少持股,然而鉴于王兴依然掌握着相当数量的理想汽车股份,并且他的减持并未触及到他在美团的持股,这或许反映出他对理想汽车持续持有的信心。
去年减持事件刚刚过去不久,王兴便在朋友圈中发表了对理想汽车最新推出的车型理想L6的支持。他指出,L6的设计与生产赢得了员工们的广泛认可,因而很可能会成为员工们购买率最高的车型。
因此,至少目前来看,王兴减持理想汽车的行为并非源于对其前景的失望或决裂,反而更可能是他打算将资金投入到美团的核心业务领域。
2. 美团和王兴的投资版图
美团和王兴投资版图远不止于理想汽车。
美团在投资领域主要分为两大板块,首先是美团自身的战略投资部门,其次是由公司首席财务官陈少晖领导的财投基金——美团龙珠。
美团公司战略投资部门做出的最大规模投资行为,便是收购了摩拜单车。然而,根据美团历年来的财务报告分析,这一投资并未带来预期的成效。实际上,共享单车业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团新业务中的一大亏损领域。
美团龙珠在组织架构上独立于美团战投部。它原本是美团集团下属的产业投资基金,起初主要聚焦于大消费行业,并享有“投资界网红收割机”的美誉。近两年来,在新兴茶饮品牌排名前五的蜜雪冰城、古茗以及喜茶等品牌背后,都能看到美团龙珠的投资踪迹。值得一提的是,古茗和蜜雪冰城今年已分别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
图源:蜜雪冰城
总体而言,美团涉足的投资领域相当广泛,然而自2021年起,随着美团实施“零售与科技融合”的战略调整,其后续的投资活动主要集中在了先进制造业以及科技企业。
美团高度重视机器人、大型模型、半导体以及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尤其是机器人领域,美团已投资超过10家公司,且在这些公司的股份占比普遍达到10%或更高。
银河通用机器人,与今年春晚大热的宇树机器人相似,均投身于通用型人形机器人的研发领域,并且均受到了美团的投资支持。去年6月,银河通用机器人对外宣布成功完成了一笔高达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而美团便是其中的一员。根据天眼查提供的股权信息,美团已成为银河通用机器人最大的外部投资者。
美团虽早早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然而其发展尚不完善。与此同时,那些遍布街头巷尾的普通机器人却与美团的业务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美团在该领域的投资案例为普渡科技。该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技术服务广泛应用于室内外不同场景,并涵盖了餐饮、酒店、快递、外卖以及物流仓储等多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化配送需求。这些服务与美团旗下众多业务的实际应用场景有着极高的契合度。
图源:普渡科技官网
谈及美团,不妨进一步审视其创始人王兴在个人投资领域的举措。其中,最为众人所熟知的是他对理想汽车以及光年之外所进行的两笔重大投资决策。
王兴对理想汽车的投资事宜,我们之前已有论述。谈到光年之外,这家公司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其创始人王慧文与王兴关系密切。2023年,王兴在朋友圈公开宣布对光年之外进行A轮融资的投资。随后,美团公司以20.6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收购了光年之外的全部股权。王兴对于光年之外的投资,既是他对久交好友的扶持,亦标志着美团公司在人工智能大型模型领域战略部署中的关键举措。
美团在硬科技领域深耕细作,主动开拓新兴市场与尖端技术领域,这不仅拓宽了其投资版图,也丰富了自身业务范畴,同时更是为了探寻新的增长点。
3. 巨头都爱新科技和海外市场
其实不仅是美团,各大头部公司都拥有巨大的投资版图。
以腾讯与阿里为参照,腾讯倾向于对初创项目进行投资,并且很少单独出资,多数情况下会选择与其它机构共同进行投资。近期,腾讯的投资策略有所调整,不再采取广泛撒网的方式,投资领域也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了产业互联网以及硬科技等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月份,腾讯在医药行业迅速地完成了四项投资动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对于一家香港从事癌症早期筛查的企业进行的战略投资,金额高达2亿多元,此外,对礼邦医药进行的C轮融资更是达到了5.5亿元之巨。
阿里巴巴正逐步调整其投资策略,由原先的电商及流量经济模式转向以AI技术为驱动力的科技创新和产业互联网领域。在接下来的三年里,阿里的重点投资领域将集中在AI技术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上。
综合来看,美团、腾讯以及阿里等大型企业,在投资领域展现出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共同关注人工智能与大型模型技术,积极拓展机器人和自动化相关领域,并且致力于推动本地生活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
这些巨头在大模型领域的投资代表公司就是月之暗面。
阿里巴巴先前公布,2024财年计划投入大约8亿美元(相当于约59亿元人民币)来收购月之暗面公司约36%的股份。尽管腾讯在该公司的投资中所占比例不高,但仍然参与了多次投资。而美团龙珠则早在早期便深度介入了月之暗面的融资活动,并在2023年成功领导了其A轮融资。
图源:证券之星
在海外投资方面,各家更喜欢投资与主营业务相关性较大的公司。
美团在海外对众多本地生活服务类平台进行了投资,其中不乏印度地区的外卖平台。与此同时,腾讯在海外游戏市场的布局尤为显著,过去20年中,腾讯已对全球80余家公司进行了投资,这些公司涵盖了动视暴雪、育碧、拳头游戏(Riot Games)以及蓝洞等业界翘楚。阿里巴巴倾向于对海外电子商务及物流企业进行投资,比如在东南亚地区,它对诸如等电商平台进行了投资,并借此加强了在该区域市场的竞争优势。
在多个行业领域的投资活动中,美团等大型企业得以成功发掘新的业务增长点,这不仅拓宽了公司的发展领域,还确保了公司不会错失新时代的机遇,进而有助于公司向更高品质的发展阶段迈进。
观察可知,无论是美团,抑或是腾讯、阿里,他们的投资行为并非仅仅是简单的“购买”,更多的是为了自身的战略规划服务。换言之,他们不仅着眼于眼前的收益,更注重未来的财富积累。因此,他们需具备长远的视野,追求多元化的目标,而这些大型企业绝不会错失任何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机遇。